• Joint School Australia 🇦🇺 Study Tour 2025 Language Learning

    2025 年 7 月 25日

    From June 23rd to July 2nd, our students embarked on an incredible journey filled with adventure and cultural exchange in our joint school study tour with 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 in Sydney and Cairns, Australia.

  • 散學禮 1-3年級

    2025 年 7 月 23日

    散學禮 1-3年級

  • 散學禮 4-6年級

    2025 年 7 月 23日

    散學禮 4-6年級

王賜豪小學以愛辦學 助學生找到熱情 啟發學習積極性、建立自信

王賜豪小學以愛辦學 助學生找到熱情 啟發學習積極性、建立自信

媒體報導,最新消息

2025 年 8 月 30日

要讓孩子們喜歡上學並不容易,但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就決心要令學生們樂於上學。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校長畢錦龍直言,期望做到「踏入校園就有種愉快氣氛,(學生)返嚟開心就更加想返學」。事實上,家長們亦笑言每次問到子女喜不喜歡上學時,他們都會笑着回答「喜歡!」。

王賜豪小學將想法整理成「以愛辦學」的理念,由管理入手,從上而下以愛照顧學校教職員們,再由教職員們擴散到學生身上,將學生視如己出,自然會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成長、面對困難,最後校園內每一個人都會感到愛、充滿愛。

辦學最緊要有愛 由同事出發、擴展到師生之間

「以愛辦學」不是口號,而是有落地的措施及支援,其中之一是在管理上提供彈性,營造關愛的環境,用心對待老師、工友以至學生。畢校長坦言,這未必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但「如果對同事都無彈性,落到學生、家長層面都一樣」。特別在人工智能(AI)年代,學校最需要不是灌輸多少知識,而是教授一些不能被取代的事物及態度,「其中一樣就是愛」。

副校長潘桂群認同校內充滿關愛,指學校努力為同工營造安全感,從而留住同事,甚至愛屋及烏,例如曾有工友的母親入院,學校容許他有彈性放工時間去探病,靈活安排同事之間的工作,而這種包容亦讓同事更投入團隊,更盡心盡力照顧學生。

潘副校長指同事們視學生如己出,對來校參觀的小朋友同樣熱誠款待,「一場緣份,能夠來到你手上,個個都係仔女」,正因抱持「用心照顧」的共同使命,常常思考「點樣可以照顧得更好,或點樣可以讓他發展所長」。

為學生創造舞台建立自信 副校長:有成功感就會變乖

要發揮所長,就要有合適的舞台,王賜豪小學透過積極為學生創造屬於他們的舞台,從而建立自信和成功感。潘副校長認為每個人都有長處,但有時需要推他一把,「有試過捉佢(學生)嚟(參加),初時都唔肯,但做下做下就得,去埋加拿大比賽,仲要贏埋」,她亦深信發掘同學的才能,參與培訓,慢慢打造成功感,能從中改善學習態度,「可能佢本身好跳脫,好曳,但佢都會搵到嗰一面」。

家長教師會主席譚偉妍認同,孩子多參與活動對成長確有幫助,指參加排球社的兒子,會自覺早上6時起床,準時回校晨操,「熱愛呢樣嘢就會自動自覺去做」;女兒本來性格內向,不太願意表達自己,五年級時已經擔任英文大使的她,希望同時加入英文話劇組,但猶豫學校只容許學生同時間擔任一個崗位而被拒絕,但最後仍主動向老師提出爭取加入,並獲得面試的機會,「我覺得佢呢個係突破,識得爭取自己想要嘅嘢」。

另一位家長高嘉谷表示,文靜的女兒加入這大家庭後開朗不少,不但認識更多朋友,又會主動協助老師。高透露,丈夫是區內更有名氣的小學的校友,但她抵受着其他家人的壓力,放棄報讀丈夫的母校,堅持報讀王賜豪小學,全因認為學校理念較適合,「唔想小朋友咁辛苦,返學有得玩又學到嘢」。她直言當時承受的壓力不少,但現在回看相信自己的決定正確,又說家人們看到女兒喜歡上學,已經沒有再提起對當年選校的想法。

著重家校合作 學校門常開促進了解

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家校合作相當重要。譚偉妍表示,家長與學校關係密切,不時會跟校長討論校務和舉辦活動,亦感受到大家目標一致,「都係想小朋友開心」。學校會邀請家長擔任「午飯義工」和「活動義工」,讓大家走進校園了解更多,又能多陪伴子女。

畢錦龍校長表示,校園於疫情後更加開放,方便家長親身到校了解學校的最新動向。他又認為家長及學校不應處於對立面,「不如打開門畀大家睇多啲」。他又希望加強家校交流,以形成共贏局面,「如果校內有咩爭拗,最尾都係搞到小朋友」。

王賜豪小學以愛辦學 助學生找到熱情 啟發學習積極性、建立自信
原文網址: 王賜豪小學以愛辦學 助學生找到熱情 啟發學習積極性、建立自信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62327

要讓孩子們喜歡上學並不容易,但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就決心要令學生們樂於上學。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校長畢錦龍直言,期望做到「踏入校園就有種愉快氣氛,(學生)返嚟開心就更加想返學」。事實上,家長們亦笑言每次問到子女喜不喜歡上學時,他們都會笑着回答「喜歡!」。

王賜豪小學將想法整理成「以愛辦學」的理念,由管理入手,從上而下以愛照顧學校教職員們,再由教職員們擴散到學生身上,將學生視如己出,自然會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成長、面對困難,最後校園內每一個人都會感到愛、充滿愛。

辦學最緊要有愛 由同事出發、擴展到師生之間

「以愛辦學」不是口號,而是有落地的措施及支援,其中之一是在管理上提供彈性,營造關愛的環境,用心對待老師、工友以至學生。畢校長坦言,這未必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但「如果對同事都無彈性,落到學生、家長層面都一樣」。特別在人工智能(AI)年代,學校最需要不是灌輸多少知識,而是教授一些不能被取代的事物及態度,「其中一樣就是愛」。

副校長潘桂群認同校內充滿關愛,指學校努力為同工營造安全感,從而留住同事,甚至愛屋及烏,例如曾有工友的母親入院,學校容許他有彈性放工時間去探病,靈活安排同事之間的工作,而這種包容亦讓同事更投入團隊,更盡心盡力照顧學生。

潘副校長指同事們視學生如己出,對來校參觀的小朋友同樣熱誠款待,「一場緣份,能夠來到你手上,個個都係仔女」,正因抱持「用心照顧」的共同使命,常常思考「點樣可以照顧得更好,或點樣可以讓他發展所長」。

為學生創造舞台建立自信 副校長:有成功感就會變乖

要發揮所長,就要有合適的舞台,王賜豪小學透過積極為學生創造屬於他們的舞台,從而建立自信和成功感。潘副校長認為每個人都有長處,但有時需要推他一把,「有試過捉佢(學生)嚟(參加),初時都唔肯,但做下做下就得,去埋加拿大比賽,仲要贏埋」,她亦深信發掘同學的才能,參與培訓,慢慢打造成功感,能從中改善學習態度,「可能佢本身好跳脫,好曳,但佢都會搵到嗰一面」。

家長教師會主席譚偉妍認同,孩子多參與活動對成長確有幫助,指參加排球社的兒子,會自覺早上6時起床,準時回校晨操,「熱愛呢樣嘢就會自動自覺去做」;女兒本來性格內向,不太願意表達自己,五年級時已經擔任英文大使的她,希望同時加入英文話劇組,但猶豫學校只容許學生同時間擔任一個崗位而被拒絕,但最後仍主動向老師提出爭取加入,並獲得面試的機會,「我覺得佢呢個係突破,識得爭取自己想要嘅嘢」。

另一位家長高嘉谷表示,文靜的女兒加入這大家庭後開朗不少,不但認識更多朋友,又會主動協助老師。高透露,丈夫是區內更有名氣的小學的校友,但她抵受着其他家人的壓力,放棄報讀丈夫的母校,堅持報讀王賜豪小學,全因認為學校理念較適合,「唔想小朋友咁辛苦,返學有得玩又學到嘢」。她直言當時承受的壓力不少,但現在回看相信自己的決定正確,又說家人們看到女兒喜歡上學,已經沒有再提起對當年選校的想法。

著重家校合作 學校門常開促進了解

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家校合作相當重要。譚偉妍表示,家長與學校關係密切,不時會跟校長討論校務和舉辦活動,亦感受到大家目標一致,「都係想小朋友開心」。學校會邀請家長擔任「午飯義工」和「活動義工」,讓大家走進校園了解更多,又能多陪伴子女。

畢錦龍校長表示,校園於疫情後更加開放,方便家長親身到校了解學校的最新動向。他又認為家長及學校不應處於對立面,「不如打開門畀大家睇多啲」。他又希望加強家校交流,以形成共贏局面,「如果校內有咩爭拗,最尾都係搞到小朋友」。

王賜豪小學以愛辦學 助學生找到熱情 啟發學習積極性、建立自信
原文網址: 王賜豪小學以愛辦學 助學生找到熱情 啟發學習積極性、建立自信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62327

相關連結

  • 為學生煮鬆餅、做司機遊車河 王賜豪小學校長愛與學生玩成一片

    2025 年 8 月 30日

    校長經常都需要在辦公室處理行政事務,難免與學生形成距離感,不過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校長畢錦龍就堅持盡可能安排時間

  • 為學生煮鬆餅、做司機遊車河 王賜豪小學校長愛與學生玩成一片

    2025 年 8 月 30日

    校長經常都需要在辦公室處理行政事務,難免與學生形成距離感,不過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校長畢錦龍就堅持盡可能安排時間